物各自然,不知所以然而然。
但他取消了玄学家们所关心的形上问题,境界问题,只是从一般认识论与语言学的角度讨论言意关系,并没有对人学本体论的问题作出回应。因此,要尽意必须通过言,离开语言就无法尽意。
但是,王弼的认识论决不仅仅是认识事物的一般道理,他的根本目的,是要认识理之宗极即最高本体。[28]《宋元学案》卷八十三。苟其不二,则言无不尽矣。他也承认有言外之旨、词外之情。在王弼看来,理有两种,一是事物之理,一是宗极之理。
所谓象外之意、系表之言,就是物象和语言之外的意义,也就是关于性与天道一类的意义。真意就是真实的意境、境界,它既是美学的,又是哲学的,在这里,意境和境界是一致的。可见,荀子的理想人格,也是真、善、美的合一。
……故理义之悦我心,犹刍豢之悦我口。这在荀子看来,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,性情是完全合一的。[10] 在风和日暖的春天,与朋友们一起,到河水中洗澡,在河边上吹风,然后唱着歌儿回家,这难道不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致、悠然自得的图画吗?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,而且表达了一种很超脱的美学境界。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孔子 《乐记》 。
但这是否意味着孔子提出了超伦理的独立的美学境界呢?当然不是。由此可见,孔子所谓乐,既是道德情感的体悟,也是审美情感的体验,这种体验必须在一生不懈的努力中才能实现。
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《乐记》作者强调心知的作用。但是,他也是理性主义者,并且提出了审美境界的问题。礼之实,节文斯二者是也。正是这一点,构成《乐记》思想的特点,也正是这一点,引起了理学家们的重视。
二是为了自己的精神享受,从中体验到快乐,这两层意义是互相联系的。[31] 喜怒哀乐之情,人皆有之,情有所乐而无选择,就会流于乱,心就是进行选择的理智主体。心中斯须不和不乐,而鄙诈之心入之矣。这里,仁仍然是核心,只有达到仁的境界,才能具有内在美,也才能体验到心中之乐。
乐既然出于人的自然本性,是一种感性需要,就必须通过社会的作用进行引导和教化。但是在后来的儒家即理学家当中,也有人提倡物我两忘的境界,更具有美学意义。
把自己投入大自然的怀抱,沐浴在自然界的阳光之下,陶醉于自然界的山水之中,享受无穷的乐趣,这种乐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能够说明的。接受音乐教育,就是知道的一种方式。
曰:‘礼后乎?子曰:‘起予者商也,始可与言诗已矣。正是在山水之乐中实现了人和自然、主体和客体的统一。因为人人都想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,而这种满足必须以客观对象为条件,顺其发展,就势必发生争夺,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。他不是从道德情感的自我体验而是从心理情感出发讨论了乐的问题。先王恶其乱也,故修其行,正其乐,而天下顺焉。孟子对于这样的美感体验十分重视,他进行推论说,如果古代圣人舜在治理天下时,他的父亲犯了罪,该怎么办呢?最好的办法就是窃负而逃,跑到很远的海边,乐而忘天下[15]。
但是这种和谐同样具有社会性,并不只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。因为在他看来,审美评价的原则就在主体自身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他所谓情完全是感性的自然情感,若夫目好色,耳好声,口好味,心好利,骨体肤理好愉快,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,感而自然,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。大丈夫精神就是具有这种美德的人。
孟子也不否定有这种乐,如食色钟鼓之乐,但他认为,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乐,这就是由道德情感出发的自我体验,这才是真正的大乐。总之,孔子对自然界的山水很关注,是因为他感受到自然美的愉快,表现了他的美学思想。
这一点表现得最充分的,莫过于吾与点也。他比较重视情感的感性方面,也就是重视情感感受和心理需要,因而更具有心理学的特征。这个道从根本上说,是体现社会与人的和谐关系的人伦之道,而不是纯粹自然之道,是人道而不是天道。这里借用马斯洛的一句话来形容孟子的思想,并不十分恰当,但是就其油然而生、不期然而然的精神愉快而言,倒是很相近的。
乐只是六情或七情中的一种,乐和喜、怒、哀等等一样,都是人性中自然具有的,不需要学习,也不需要特别地培养和锻炼。为什么只讲孔颜之乐?因为在孔子弟子中,只有颜回被认为是其心三月不违仁,因此能够体验到乐。
孔子很重视《诗》教与《乐》教,除了实际目的之外,更重要的便是培养和提高美的境界。这正是孔子境界说的基本特征,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。
他不是提倡道德自律性,而是通过改造自然性,实现社会性。这天地中和之理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一致的根本原则,人生于自然,便具有中和之理而以为性。
而作为审美体验的乐,则是从这种道德情感中生发出来的。故声闻过情,君子耻之。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,就是以自然界为境而产生的乐。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[6] 正说明,美的境界必须以仁为内在本质。
谓《武》,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故人不能无乐,乐则必发于声音,形于动静,而人之道,声音动静性术之变,尽是矣。
所以《乐记》说:乐者,通伦理者也。乐者天地之命,中和之纪。
当孔子同弟子们谈论各自的志趣时,唯独曾点与众不同:莫(暮)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中国古代很重视音乐,有所谓诗、书、礼、乐之称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